宜宾学院第25届推普周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2-12-07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宜宾学院第25届推普周工作总结

25届推普周普期间,宜宾市突发新冠疫情,传播链条广,波及范围宽,全市被迫按下暂停键。宜宾学院语委办一面积极遵照市校疫情防控要求做好防护工作,一面努力创造条件开展推普活动。现将第25届推普周工作总结如下:

助力乡村振兴。随着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持续深入开展,普通话普及率持续攀升,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书同文、语同音”的梦想初步实现。但广大偏远农村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普通话普通话普及形势还不容乐观。为助力乡村振兴,宜宾学院语委办积极配合教育学部团总支在省、校团委、学部党总支的直接领导下,深入彝族地区调研语言文字使用状况,在此基础上,精心组织“推普振彝乡,文明树新风”暑期三下乡服务团队,于2022828日至831日赴宜宾市屏山县夏溪乡、屏边乡彝族民族聚居地,开展为期4天的主题为“推普振彝乡,文明树新风”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队分4个小分队开展活动:“喜迎二十大,民族一家亲”小分队开展了主题诵读比赛活动。与当地的17名彝族中小学生一起以朗诵、小品、情景剧等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话民族之情,抒家国情怀,展普通话魅力;“小手拉大手,推普一起走”小分队在夏溪乡红光村火把广场,与当地居民、群众一起通过成语接龙、绕口令、猜谜语等丰富多彩的趣味游戏,带动当地彝族居民在游戏中体会、体验普通话在沟通、交流中的便捷性、实用性,为彝族同胞在生活中愿用普通话、乐用普通话奠定了良好基础;“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小分队在渔溪小学开展红色经典展演,邀请到了当地幼儿园孩子、中小学生同台演出,践行从“娃娃抓起”的教育理念,引导孩子们爱上普通话,愿用普通话;推普调查研究小分队则走访了夏溪乡、屏边乡的彝族聚居区,通过访谈、问卷等方式广泛开展调研活动,调研对象遍布红光、兴硒、烂坝、麻柳等地,完成普通话在彝族地区百姓使用、状况、重要性等方面调查问卷127份为进一步开展乡村推普工作提供了最鲜活的一线情况和强有力的数据支撑。本次实践活动得到了得到了省相关领导的充分肯定,活动团队也成功入选2022年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批准成立的全国987家高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2Q6A6607

按照学校推普周活动计划,语委办还将在推普周期间奔赴雷波县组织乡村教师普通话提升培训。该项工作由于疫情影响暂时搁置,等可以前行时我们会前往开展培训,助力雷波教师素质的提升。

推普助力师生抗疫。突发的新冠疫情,让全校师生被迫居家办公学习,身心都承受着前所未有压力。为缓解广大师生的焦虑,语委办组织开展“最美是中华汉字”硬笔书写比赛活动。

0F5A02AF69AB37B1247C9AE8A645BBD5.jpg

活动要求各部门、各学部(院)组织师生员工居家进行硬笔书写练习,在广泛参与的基础上遴选优秀作品参加学校的比赛。活动得到了师生员工的积极参与,提升了师生对中国汉字的审美和热爱情感,同时丰富了师生的居家生活,增强了他们抗击新冠疫情的信心。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周思其